"金球獎頒獎禮取消" 中國編劇境況引起關注
來源: 華商晨報 2008-01-09 10:20
因為美國發生了編劇罷工事件,中國編劇的境況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。那麼,如今金球獎頒獎禮取消了,中國的影視圈人士如何看待呢?
阿甘(《大電影之數百億》導演,《大電影2》導演兼編劇)
金球獎頒獎禮取消了,我挺羨慕國外的同行,因為對導演、演員等人都沒有什麼損失,有的只是一些富豪、集團的損失。其實內地的編劇也處于弱勢地位,比方說一部電影的主創中,通常編劇的收入最少,導演、主演、攝影、美術都比他多,而且編劇容易被忽視,觀眾對于編劇感到陌生。
編劇不去片場,常常被認為是非一線制作人員,知名度很難形成。據我所知,內地電影編劇收入最少的只有1、2萬,超過100萬的幾乎沒有,而導演和演員達到這個數字很容易。
寧財神(《武林外傳》編劇)
我看到了這個新聞,也了解一些,但也不是特別關注,那是美國行業內部的事情。我覺得中國編劇的境況挺好的,我沒覺得我有什麼不滿的地方。美國的編劇爭取自己的權益我也支持,但是和中國的編劇情況也不是一樣的。
黃奕(演員)
我認為,任何一部影視作品的靈魂人物除了導演,就是編劇,我們演員都希望能拍到好劇本,劇本對演員來說太重要了,如果編劇罷工了,那麼接下來下崗的就是演員,他們不寫了,我們還拍什麼?所以,任何國家都應該重視編劇的地位,保證他們的合理收入。
本報記者 許萍 孟麗
海岩(作家、編劇)
不要說導演和演員,編劇現在就連一些技術人員都不如。現在的市場還是編劇的供應大過需求,大部分編劇還處于找活兒幹的狀態,目前是一個買方市場,編劇維權所面臨的問題非常復雜。新娛
王海(《中國式離婚》編劇)
大多編劇都會面臨投資方和導演對劇本進行所謂“二度創作”的問題,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投資方和導演都有這個能力。可由于他們有決定生殺的大權,所以編劇只能忍氣吞聲。另外,如果劇作成功,投資方和導演會說這是他們“二度創作”的結果,如果失敗,則一切責任都是因為“劇本太爛”,編劇無從伸冤。新娛
輝煌已成過去
一直以來,“金球”獎頒獎禮都保持著相當高的收視率。
2007年的頒獎禮共吸引了2000萬觀眾,這一成績標志著“金球”連續第二次超過上一年的收視率。金球獎之夜的收視率紀錄是在1998年創造的,當時的收看人數達到了2450萬美元,如此驚人的收視率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當時的熱門影片《泰坦尼克》。
相對于更為正式的奧斯卡,金球獎頒獎禮在形式上更為自由和輕鬆一些,人們往往可以在儀式上看到明星頑皮、活潑的一面。
一場“毀滅性的災難”
衝突雙方:美國編劇協會(WGA)VS影視劇制作人聯盟(AMPTP)
衝突焦點:編劇希望從網絡等“新媒體”的劇作收入中得到分紅
對峙時間:2007年10月至今
衝突經過:罷工開始後不久,百老匯舞台人員就與制作人進行了談判,但是幾次都是破裂狀態,後來,訪談和脫口秀節目開始重播,本來會有樂觀進展,但是最終編劇協會和演員協會都宣布將抵制金球獎。
衝突結果:就目前情況來看,金球獎頒獎禮已經被迫取消了。另外據洛杉磯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傑克卡瑟爾表示,好萊塢編劇集體罷工,給好萊塢帶來的經濟損失,每天將高達8000萬美元,“這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”。綜合
編輯: 李弈希
轉載自”http://fl.cqnews.net/system/2008/01/09/001020626.shtml”
奕吧相關帖
樂園相關帖 http://www.huangyiclub.com/yiclubbbs/viewthread.php?tid=23596&extra=page%3D3